《城市的胜利》书评
黄国淳
《城市的胜利》书评
黄国淳
作者:Edward Glaeser教授,哈佛大学
Edward Glaeser在《城市的胜利》中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多学科的眼光回顾了城市的历史,复盘了城市的衰落,分析了当下城市的优势与前景,并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城市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建议。书中充满生动的案例和数据,揭示了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独特魅力。
那么,城市究竟胜利在哪儿?
【经济发展】尽管现代交通运输技术不断进步,城市在资源接近性方面的优势有所减弱,但城市的真正优势在于其人口密度带来的思想交流和创新。高密度的人口使得信息和创意能够快速传播,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即使在信息化时代,面对面的交流依然不可或缺。作者提到的杰文斯悖论表明,技术进步往往会增加而非减少资源的使用。同样,信息技术虽然便利了交流,但也增加了面对面沟通的需求,城市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依旧无可替代。
【社会公平】城市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贫困人口前来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这种人口流动有时会让人误以为城市变得更加贫困,但实际上,城市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越多,对贫困人口的吸引力就越大。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的发展使人们更加贫困,恰恰相反,城市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成为他们改善生活的跳板。这正是城市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胜利。
【环境保护】随着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城市出现了郊区化的趋势。作者批评了美国家庭对独栋住宅和私家车的追求,指出这种生活方式实际上破坏了他们所向往的自然环境。郊区居民在交通和住房上消耗了更多的能源,而城市则通过高密度的公共设施和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有效减少了能耗和碳排放。因此,作者建议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应避免依赖汽车的交通模式,以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如果你热爱自然,请搬到摩天大楼里
如果你热爱地球,请搬到城市里
城市,是奇迹诞生之所
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
这是Edward Glaeser在书中对城市的歌颂赞扬,他将经济与历史完美对接,用通俗有趣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城市案例、清晰直观的数据打破人们对城市的偏见,为读者展现了城市存在的优势——城市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思想碰撞、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可以提高人类整体的生活质量。
书中对城市的兴衰原因分析透彻,更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献策建言,很有启发性。我觉得书中的一些建议对中国城市发展很有借鉴意义。首先,城市需要定位,制定政策需要“因地制宜”。书中提到取得成功的城市—日本、米兰和哈博罗内的自然条件、产业优势、经济能力都不同,因此它们的城市规划也有差异。其次,总体上大城市需要发展高密度的城市化,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碳排放;当然,城市规模不是越大越好,作者就建议底特律需要“瘦身”。我国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就提到“收缩型中小城市”概念,强调收缩型城市要转变增量规划的惯性思维,通过瘦身强体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这主要针对人口外流、产业单一且丧失活力的城市。最后,“城市是人的集合,而不是建筑的集合”。这个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提高市民化质量,使全体居民公平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当然,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值得商榷。例如,高度是控制房价可承受性和维持高水平生活标准的最佳方式,鼓励在城市中多建房,建高楼。作者举例孟买平面化扩展导致通勤距离延长且房价昂贵,与新加坡建高楼而房价不高做对比来阐释这个观点。但个人觉得从需求关系上看,增加住房数量确实会控制房价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但美国税负高,地归私有,炒房价旺盛。中国地归公有,房价被炒得虚高,增加住房数量不一定会控制合理的房价。同时,作者是否有考虑未来出现人均住房面积饱和的现象呢?其次,一味增加住房面积,配套的市政、医疗和商业等基础设施没跟上进度,极有可能出现中国“鬼城”的现象。而且新加坡房价不高主要是因为新加坡提供了足够多的价格可承担的政府组屋等保障性住房来平抑房价。再比如,宁愿选择帮助穷人,而不是选择去帮助穷地方。这个观点也不适用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因为中国有安土重迁的观念,很多地区因为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而贫穷,且居住在这些地方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少数民族,让他们离开家园或者不帮助这些地方脱贫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行为。同时“生活在密集的城市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省能源。”这点也让我陷入深思,作者是否考虑过高密度城市的热岛效应?紧凑城市会不会让人们更多使用能源呢?回到简·雅各布森的观点“城市为谁而建?”,人的生活如果没有适合的品质,一味强调节约能源是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城市的发展和生活方式总是引发不同的观点和讨论。无论我们是否完全认同格莱泽的观点,这本书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城市的演变。那些曾经对城市持怀疑态度的人,或许会因此变得更加理解和包容;而那些热爱城市的人,则会发现更多支持他们热情的理由。尽管偏见难以彻底消除,《城市的胜利》至少让我们对城市的认识更加全面,减少了对城市的误解。